top of page
persons_visual_all_noise2.jpg
about_4x.png

01| 計畫緣起

2017年藉由社群平台全球多地發起倡導反性騷、反性侵的 #MeToo運動聲浪,從歐美漫延到亞洲,韓、日都在行列中。2023年五月底,台灣在五年後終於前來補課。

 

台灣藝術圈在這波運動中有不少討論與回應,例如同年七月初,由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台灣舞蹈生態行動協會、台灣舞蹈研究學會、補破網婦女團等團體發起了「藝術不染色:視覺藝術落實性別平等與公眾課責機制倡議」連署。

 

建請藝文相關機構針對相關情事採取「零容忍政策」,呼籲「所有政府機關的獎項、補助計畫、標案都對性平事件加害人予以暫停、終止、退回、拒絕,甚至求償,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我們不管是不是藝術創作者、藝文工作者,都有責任完善這整個環境,沒有人是局外人。」
 
在第一波運動奠定的珍貴基礎上,《關係人》展覽計畫期待正面地思考「每個人都是關係人」,以藝術感性重新發現生命交會時牽涉到的多樣關係,讓多層次的關係人一起研究、鬆動種種關係中的「圖與地」、「前景與背景」、「人物與情境」(figure-ground),創製出教室、劇場、舞台、遊戲室與電影院等情(ground),讓參與者化身角色(figure),進入故事,安全地探索、回應,並隨時得到修復的能量。

02| 計畫介紹

展演 Exhibition 

作品依「探索」、「回應」與「修復」三個主題部署:帶領觀者探索身體與情感,以建構自主權,並辨識權力逼壓的痕跡;提供模擬性的安全場域,讓參與者嘗試各種可能的回應,進行實驗、感受其效力;尋找自我或彼此的療癒、鍛煉與支持,為未來世代調整我們的身心體質與環境。

 

另類影展 Film Festival

展覽時亦舉辦「另類影展」,邀請各種關注與角度的策展人/影評人林杏鴻、羅珮嘉、林木材、吳俞萱等,推薦片單,從中合集出觸及議題各面向、誘發深刻思考的多部影片,於展覽的「另類電影院」放映。以本身即是作品的戲院空間,連結不同體感的活動,提供獨特的觀影、談影經驗,以身體在場、眼光與交流,提供關係的再發現。

 

論壇 Forum

展期中,在南部舉辦《關係人論壇》,期望能更細緻討論相關議題如下:

 

「身體、情感與其中的權力」

我們如何究問權勢壓迫?直指階級不對等之外,如何細查、描述「探索」與「侵略」的分界,指稱那些滲透在生命與生活中、身體與情感上的權力初始?我們如何養大了它?這場論壇期望透過重新認識身體與情感,辨認權力,為各種關係人培力。

 

「 同理操演與其暗示」

作為一場社會運動, #MeToo 之行動主要是以媒體上的言說去揭露和抗議,其中常帶有對後續行動的期待,也召喚了對正義與集體制裁的渴望。這場論壇以操演概念去重看以文字、語言、行動的表態,於公於私、檯面上檯面下,所發揮的政治性與力道。

 

「朝向新關係社會」

運動需要能量,過程中也需要修復。有哪些自我或彼此的療癒、微觀或巨觀的鍛煉、外在或內在的支持,可以帶我們朝向未來,同時記取這場運動給我們的經驗,在風暴淡出視界時不會遺忘,建構更健康的新關係社會?

03| 計畫安排

展覽之前 Before
期望用細緻的工作方法,來處理敏感議題,我們以眷舍「岡山樂群村3號」為研發基地,在此與參展藝術家、工作者,一起實驗、調製、確認各種活動與空間細節,並連結南部的社群、資源與相關議題。
 
創製階段駐地的樂群村,為日治時期岡山地
區位階最高的高等官舍區,而展覽階段的台北當代藝術館,為日治時期專供日本人子弟與少數具高社經背景的臺籍學童受教育的「建成尋常小學校」。從高雄樂群村到台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展覽計畫從南到北、從私/家到公共,探討生命政治中身體、情感與權力的意義。
 
展覽之後 After
在展覽後,將整理、書寫,以中英文出版《關係人》
展覽計畫這段歷程中,與藝術家共創的空間性與活動性作品,以出版品更長期地提供理解、面對 #MeToo 相關議題的一些藝術感性與實踐案例。
 
此外,延續2000年後國際藝壇的「教育轉向」之潮,許多藝術家嘗試「將教室帶到生活裡,宛如它是件藝術作品」,本計畫將與藝術家老師林正偉,以及多位教育現場第一線教師合作,一起將展覽計畫中的藝術內容,發展為含教材、教案的教學箱《人人都是關係人》。

bottom of page